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白色 > 第三章第二节

第三章第二节

“师傅,您还记得中国历史上的语言大师辜鸿铭吗?还有他的两个女儿?他们都掌握了欧洲的6种以上的语言,其实并不是他们有多少刻苦,而是他们掌握了规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本书上介绍,欧洲的语言大体差不多,区别在语法和一些单词的发音,整体上的结构和语言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如同我们中国的方言有千万种,但是,不管如何变化,都是使用一种内涵的文字,而西方的文字就是拉丁字母,无非是加个小**,添个小帽子这样的标注,记住这些,只要掌握了其中一门语言的大量词汇,听这些欧洲不同的方言就不是很难,起码可以了解个六七成,这就是我学习语言的窍门。”李涌顺畅的说着。

“哎呀!你个小涌还真是聪明,我学了一辈子都没悟出这个道理,看来是后浪推前浪了!”裘老高兴的笑了起来。“你似乎不该学医,而是应该去外语学院。”

“我不过是为了将来看这些外文资料或者是处方,对于那些小语种大概知道就可以了,也是为了将来与这些同行好交流嘛。”李涌腼腆的笑着说。

“你是个有心的孩子,没有叫我失望。”裘老满意的看着李涌。“好了,你再说说你刚才说的那个病例。”

“这是个四岁左右的男孩,由于早产,起腹膜发育不完全,本来在刚出生的一年内通过一些辅助治疗是可以使一些地方继续发育的,可是这孩子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孩子经常哭闹,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原来由于小肠疝气的出口大,因此,所有的压力都向腹部的方向宣泄,但是,现在将那里缝合后,压力就会向肚脐方向转移,这就会使那里脆弱的还没有修补腹膜开裂,形成脐疝,发现的早问题不大,发现晚了引起腹膜炎就比较麻烦。”李涌接着刚才的话头说。

裘老很清楚这个病例的特殊性,即便是自己去弄也未必就可以轻松的发现,那么多病人每天来来往往的根本就顾不上,可是这个李涌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李涌看出了师父的疑惑,“徒儿是用中医的手法发现的,您忘记我是学习过太极拳的了吗?加上我跟孙今邈学了不少中医的手法,所以,很容易就摸出来了。”

“唉!我这辈子就是没有学习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个巨大的遗漏,也是我一生的遗憾。在这些依靠感觉发现问题的手段上,西医无法与中医相比,西医离不开仪器,一生几乎是各种医疗仪器的奴隶和仆从,现在我们许多医生如果离开了现代的检测仪器几乎就不会看病了,你很好,有这么好的底子,你了却了师父的遗憾。”裘老非常慈祥的看着李涌。

往往第二天清晨,裘老的电话就会打进附属医院的外科,聊天的过程中就会告诉主任一些莫名其妙的病例,等到上官明白了以后,到科室里一查,准就找到那些遗漏的病人,避免一些今后不必要的麻烦。

“这老头可真是神了,咋每次都说的这么准?”一个主治医生擦着冷汗问道。

“不是老头神,是他派来的这个徒弟神啊!他在我们这里是学不到啥了,我得把他送到别的地方去,这医术上的事情他自己已经够了,有那么厉害的师父的调教,在我们这里他只能看到我们更多的笑话。这件事情我来处理,你们今后工作要更加仔细,人家的说的可都是为我们好。”上官主任说。

那天晚上,上官主任亲自去看望裘老。

“我那个小徒弟是不是给你添了很多麻烦啊?”裘老平静的说。

“不是那样老师,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一定会加强管理,加强检验,把误诊和漏诊尽量的压缩到最低的水平。”上官说。

“说说你的想法。要是你用小心眼看问题,别怪我会打你的小报告。”裘老端起咖啡泯了一小口。

“李涌是个好苗子,如果放在我那里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人情世故还有医疗上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他还需要到更复杂的地方去磨练,也许将来还要走很远的路,如果放在我这里,那就会成为温室里的花骨朵,也会被那些老油条带坏,这正规的路子他是熟悉了,可是那些不太正规的路子他还得找个人带带他。他这样的人是不能够按部就班的成长的。您说是不是?”上官很深情的说。

裘老没有说话,他清楚这个在前线当过救生员的学生说的是什么。他自己也是在真正的枪林弹雨中经历过非常艰难的磨练才大彻大悟的。他闭上眼睛就看到的是血肉模糊的伤员和尸体,坦率的说,他的那手功夫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逼出来练出来的。在战争期间,他自己到底做过多少手术,救活多少人和没救活多少人他根本就数不清楚。虽然现在没有战争,可是社会变化带来的给医疗界带来的污染却在无限的扩大,如果不找个地方让这个小子清醒的看到这些,那么他将来也许会栽在这个问题上。

“你打算把他送到哪里去呢?”裘老问道。

“您还记得您那半个徒弟吗?他现在在深圳某国立医院担任外科主任,我们有联系,把李涌放到他那里我放心。”上官说。

“那就这么定下来。你去跟这小子谈,我不插手。”裘老点头应承。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