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逍遥战神李玄霸 > 第二十二章 杨吉儿的抉择

第二十二章 杨吉儿的抉择

终于和冯家敲定了建立联合舰队的事宜,李玄霸最后说道:“未来的竞争之地就是在海上,陆上的土地越来越少,朝廷的爵位分封将会逐渐减少。到那时候地少人多,谁先步入大海谁就领先一步,咱们不需要领先太多,就算只有一步,那也是别人十年之内赶不上的。”

正是这句话促成了两家的合作。

接下来,两家就舰队的指挥出现了一番争议,冯盎认为,岭南濒临大海,绝对少不了指挥人才。

李玄霸表示不赞同,因为远洋航海过于枯燥,非大智大勇者不能胜任,况且和近海航行不同的是,远洋航海上的要求会更多。

在这点上,冯盎争不过李玄霸,因为舰船停泊的港口就在岭南,若是强争指挥官于理不合,因此,只得同意了李玄霸的提议,让刘仁愿出任第一任远洋舰队的指挥官一职。

只是,刘仁愿来了以后,他要亲自考核。这是应有之意,李玄霸当然不会反对。

一连两天,李玄霸窝在房里整理所有能回忆起来的关于舰船的各项制度,细到连船上缆绳的系法都给罗列了下来。他对此并没有专门的研究,只能拟定一个雏形,更加繁重的工作将要由刘仁愿来完成,但愿他能胜任。

第三天,急不可耐的冯盎终于看到李玄霸走出房门,便拉着他再次去了船厂。

还是上次的那个老欧,在听了冯盎的安排之后。老欧又惊又喜,惊的是这项工作是一份古往今来最大的,也是最难的,喜的是这项工作能落在自己的头上,自己必能因为这三艘巨舰名垂青史。

在这个把名声看得无比重要的时代,老欧丝毫没觉得造这三艘巨舰有多大麻烦。当然,首先还是得有钱。

李玄霸虽然对老欧的乐观态度有点怀疑,但在听说了他竟然也是欧冶子后人的时候打消了最后一点疑虑。

于情于理,李玄霸都不能瞒着欧冶恺是他家臣的事情。老欧听了之后,痛哭流涕。

李玄霸和冯盎默默无言,任谁听说了千里之外还有自己的兄弟留存于世都会伤心,老欧的叙述跟欧冶恺当年的描述相差无几,都是动乱时代世家的悲哀。

二人跟着老欧伤感了一会儿,李玄霸承诺,自己的冶炼作坊开设分厂的时候,就让欧冶恺来一趟,圆了老欧和老兄弟相见的梦,老欧大喜拜谢。

老欧看着图纸向李玄霸请教不懂的地方,李玄霸面对这位资深的造船大匠不敢骄傲,很诚恳地跟他解释了什么叫龙骨,什么叫风帆。

老欧说道:“帆的使用由来已久,只是船上的帆就没见过这么大的,海上风大,用它做动力着实可取。只不过要受到时令限制。”

看看,这就是行家的能耐,见一知百。解决了疑问,老欧信心满满的开始了准备工作。

李玄霸和冯盎又讨论起了航海学堂的建立,敲定了诸项事宜,大唐航海学院的前身岭南航海学堂完成了草建。

李玄霸感到自己这次来岭南是不是专门来建学校的,这才几天,就建立了三所学校。虽然他不想插手,但冯盎拿出了你不合作就全部撤销合作的威胁,李玄霸只得参与三所学堂的建设和投资。

知道冯盎是好心,想要扩大自己在岭南的影响力,但对这样出名的事情,李玄霸实在提不起兴趣,只答应了自己出设计图和投入资金,能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参与的,还是尽可能不让别人知道。

冯盎当然了解李玄霸的心思,也就没有强求,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玄霸都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难道自己长了一副忠厚脸。可看看镜子里的那张变化了许多,稍微有了点帅气的脸,再量量自己的个头。哎,老李家就没有一个特别帅气的,论长相只能算是中上等。

自己没有一天懈怠,孙思邈的药早就不喝了,老道说,再喝也没用了,只是太极和五禽戏不能停。每天看着自己的变化,李玄霸不知道将来再见到杨吉儿,她还能不能认出自己,再想想一个小**突然变成了一个不太帅的大帅哥,她会不会吃惊呢?

他在丫丫,杨吉儿却是面临着一生中最大的抉择。

大业十二年,四月。杨广巡幸长安。

一场雁门关的惊险经历,大隋和突厥结下了大仇。虽然最后杨广得以逃脱,但是,好大喜功的大隋皇帝被逼到那个份儿上还是很损皇家威仪的。

因此,杨广留下了部分勤王的将士拟计攻伐突厥,但是皇帝一走,又带走了精锐,留下来的也就是走走过场,没人把这事当真。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