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白色 > 第三十二章 第六节(修改)

第三十二章 第六节(修改)

会议期间是一些人最忙的时候,也是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同样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啥样的问题都容易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尤其是身体上的问题。

就在黄家驹在自己的房间里看那个瓶子的时候,王领导也在自己的家里与几位文物专家喝茶聊天,这是他的习惯,总是在抽出时间请教一些书法上的问题,大家都很熟悉了,天南海北的聊着,说到上次让他们鉴定的翡翠挂件的实情,王领导从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了那方篆刻印章。

“来,各位给看看这枚印章雕刻的如何?你们能看出这是哪位师傅雕刻的吗?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过,要说实话哟!”

几个艺术大师拿过去轮换着仔细的端详,个个都是凝神静气的,有使用放大镜的。还有使特殊的照明手电,反复的……从一开始的观察鉴别,逐步到后来的欣赏和赞美,还有几个干脆找来印泥在宣纸上盖下去,然后仔细端详。

到后来,几个人在一起商议了一下后才对说道,“此印的刀工颇似齐璜,可是看其字形排列又颇得吴昌硕的真传,如果这方石头我们以前没见过,我们一定会推说这是民国初年某治印隐士所做,可是,这明明是原来那方石头磨平了后重新刻制的,但是,我们看不到一点新作的痕迹,也看不出做旧的痕迹,这简直就是个奇迹,真的不知道民间还有如此能工巧匠啊,很显然,他是用古法制作的,做工严谨,刀工精湛,尤其是这人指力惊人,许多地方都是一刀完之,简洁之处堪比汉八刀,精妙回转堪比锟铻刀法!难得的上上之作啊!我们猜测,此人功底至少有30年的砥砺,想必是散落在民间某个大学教授吧。这也是乘兴之作,一气呵成,此人文底很深,对古文化理解的很透彻。要想复制几乎不可能。”

“哈哈哈!你们这几个老古董啊,上次让你们帮助鉴定的翡翠挂件也是出自此人之手,你们还说是清末的,看看,你们的误差有多大?不错,此人是在民间,但是,却是个年轻的医生,他练篆刻不是为了个人爱好,也不是为了拿出去卖手艺,而是为了练习手劲和下刀的精准,是为了给人做手术的。你们有一点是说对了,此人还真是个教授,不过不专门固定在某个大学里,属于那种各个院校要预约要排队的客座教授。至于说文底嘛这就不好说了,我没有具体的考察过,不过以此印文字的含义,应该不差,你们明白吗?”

“这是四书中庸里的一句,意思是做人要公正。”一位老师傅还是知道的。

“他的确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治印,这些抛光什么的完全是使用普通的方式慢慢磨出来的,他还一眼就指出了我这是块黄蜡石,而不是什么田黄,你们怕是早就知道而不说,对不对?我看你们哪,真要向这个年轻人学学。”

王领导的一席话说的那些老师傅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们当然知道那方石头是什么了,可是,谁会去给领导找不快活呢?没有人说,凭啥自己要去捅破?这就像是皇帝的新衣,因此谁都不说。实诚一点的人是不吭声,最多就是一句“看不好”,而有些爱拍马屁的人就会说“您有眼力啊,换得值啊”,何况交换的?因为换的另一边也是有来头的人,谁会去触这个霉头?那不是傻子吗?

著名字画专家,从仓库保管员做起的金云昶看着这方印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如果有幸结识此人,当是我人生一大幸事也!此人能够写出如此精美的古篆,其美学造诣肯定有过人之处,您老此行不虚啊!”

“你的意思是我用自己的字换他的印便宜占大了是不是?”王领导笑着说。

“不!不是那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偶有失口!”金云昶连忙摆手说道。

“是那个意思也不怕,你是搞字画研究鉴定的,自然知道老夫那几笔字不过是中下之字,上不得台面的,我的特长肯定不是写字,要是那样就本末倒置了!再说了,要不是有你们指点,我原来那笔字怕是都不入流,这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是没有想到这小子居然在书法上还有如此本领,一看印刻我就知道亏待人家了,有些受之有愧啊!”王领导沉吟着说道,“好在,我们是君子之交,也是忘年之交,我想他并不知道自己篆刻这方印章的价值,他的作品完全发呼于心,只求心德不求其他,所以,我也能安然受之。有机会我介绍你们认识这个人的,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我很喜欢他!”

几个老家伙顿时面面相觑,这个人是个小伙子?多大的小伙子?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