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23号界碑 > 第50章 我想去高原

第50章 我想去高原

谢乘风只是透露了打算安排徐长卿去学习的想法,就把他支到了邵慧明那里。

邵慧明是教导员,干部的工作当然由他来做。

邵慧明把详细的情况跟徐长卿说了一下。

每年,西北军区都会组织两批预任主官培训,这一批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任职满两年以上工作成绩突出的副连长或副连职排长。

任职满两年的,一抓一大把,但是,遴选之后,满足“工作成绩突出”这条要求的人选就需要斟酌了。

毕竟名额有限,肯定要优中选优。

有了比武的经历,成为徐长卿极大的加分项。

这一次,直属队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徐长卿,另一个是通信营的一位副连长。

徐长卿有点意外,问邵慧明,“教导员,我都没在连队当过排长,也没带过兵,觉得自己当排长都不一定当明白,怎么能当好连长指导员呢?”

邵慧明笑了,“小徐,说句实话吧,当时营长把你放在营部当参谋,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两年来,你的成长我是看在眼里的,特别是比武的时候,你虽然只是代理了半个多月的排长,但是战士们对你很认可,对你也很服气,足以证明了你的能力。”

徐长卿有点不好意思了。

邵慧明接着说,“正因为你还没有达到一个优秀的连长指导员的标准,所以才送你出去学习,可能在不久之后,这样的培训会变成常态化,干部提升任用之前都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徐长卿还不能理解以后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但他明白,对他来说,这样的培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邵慧明说,“让你去参加培训,并不表示就立刻安排你当连长指导员,以后还是要看机遇。”

徐长卿明白,“机遇”,也就是必须有一个连长或者指导员的位置空着,才会安排你上位。

其他先不想了,还是老老实实去参加培训吧。

古城西京市的一所军校承办了这次培训。

徐长卿毕业两年之后再次踏进军校的校园,有着莫名的亲切感,觉得自己是一次带着荣耀的回归。

培训的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月。

培训的主题很简单,就是提高学员的带兵能力、管理能力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能力。

培训期间,学院组织了一次“拜访革命圣地,重温红色历史”的活动。

在延河水旁,在宝塔山下,学员们激情满怀,纷纷谈起自己回去之后的规划。

徐长卿并没有做声,只是盯着河水出神。

将要结业时,西北军区英模报告团来到学院,举行了一场报告会。

报告团的成员里,有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老教授,有治病救人服务基层的军医,有扶困助贫打井数百眼的给水团代表,有扎根大漠矢志强军的优秀指挥员,有临危不惧处置特情的优秀连长。

还有一位,是来自喀喇昆仑山某边防连5630前哨班的班长。

听着他的报告,徐长卿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那个有着蓝天净土、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虽然在那里待的时间不长,但是这已经足以让徐长卿心心念念。

报告会后,徐长卿找到了那位班长。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