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23号界碑 > 第45章 一不小心,摔了

第45章 一不小心,摔了

比武前的半个月,大家都铆足了劲,一天24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泡在训练场里。

个人项目的人选很快确定下来,这就是凭实力拿成绩说话的。

反而是集体项目,还需要巩固提高。

毕竟细则里说的很清楚,有一部分课目按照平均数作为最终成绩,但是,大多数课目里,有的课目是到终点的最后一名记录成绩,有的课目是最低环数作为最终成绩,有的课目是最长的时长作为最终成绩。

这就印证了那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决定水桶盛水的多少,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

于是,每个连队、每个排成绩排名在最后的那几位,成了重点关照对象。

每天晚上,徐长卿都能听到有的战士躲在被窝里偷偷抽泣的声音,也听到过辗转反侧痛苦**的声音,也听到过说梦话大喊“拼了!”

但是,第二天,这些战士又准时出现在训练场,经受着一轮又一轮的“虐待”。

这半个月,徐长卿带着Y连的二排,成绩突飞猛进,经常掉队的那几个战士,脸上也逐渐有了笑意。

似乎,原来怎么都挺不起来的腰杆也挺得特别直。

这就是源自于内心的自信。

正式比武的前一天,军区下发了抽签结果。

集体项目,W连作为建制连,Y连二排作为建制排,分别参加相应的课目比武。

训练场上,徐长卿拿着比武细则,把二排的全体战士招呼到一起,一个课目一个课目地逐条讲了一遍,甚至把人员分了工。

比如武装五公里越野,谁在前,哪些在中间,哪几个收尾。

山地障碍三人一组,谁先出发,谁最后出发。

定向越野,分成几个组,谁是小组长,谁带什么。

……

徐长卿把这些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战士们听了也很服气。

比武前,军区考核组考虑到前期训练中人员伤病情况,规定了参加集体项目的单位,人员调整的比例不能超过5%,但是仍然要满足参加人数不少于编制人数80%的要求。

本来,谢乘风还担心让徐长卿带Y连二排参加比武,会引起其他单位的不满,甚至会授人以柄,既然考核组有了这样的要求,其他单位肯定会根据这个规定选派有实力的选手充实到比武的队伍里,这样,大家也就都公平了,也就不会再说什么闲话了。

比武前的那个晚上,谢乘风把徐长卿叫到了营部办公室。

谢乘风问他,“小徐,被抽上了是不是有点意外?怎么样?心里有底吗?”

徐长卿老老实实地回答,“被抽上了,有点意外,但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谢乘风很满意徐长卿的态度,问,“这段时间我也看了你们的训练,进步很大。”

徐长卿苦笑了一下,“营长,你是不知道,有几个,唉,有时候把人急的真想踹两脚。”

谢乘风说,“没啥,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行了。”

徐长卿点了点头。

比武场上,没有旌旗招展,没有彩旗飘飘,没有过分的喧嚣热闹,只有自己单位的战友们在场外的呐喊助威。

还有,毒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地面。

场地外,带着红色袖标的是考核组,带着黄色袖标的保障组,带着红十字白色袖标的是医务组,带着绿色袖标的是监督组,场地边架着摄像机,不远处停放着救护车。

一切准备就绪。

集体项目比武开始。

武装五公里越野的号令刚发,战士们“嗷嗷”喊叫着就冲了出去。

徐长卿早已安排好人员搭配,出发后,迅速调整队形,调整跑动的节奏,在几个参赛队伍里,不算靠前,也不算落后,一直把战士们收拢成很整齐的队形。

虽然前三公里是一段缓上坡,但是大家跑起来还很轻松。

到了最后两公里,缓下坡,徐长卿招呼在最前面打头的两个战士开始加速。

战士们喊着“一、二、嘿!”的节奏迈大了步伐。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