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23号界碑 > 第35章 不是风来就是雨

第35章 不是风来就是雨

自从到了高原,徐长卿一直觉得心率特别快,通常都在每分钟90到100次,血压也有点高,营部卫生员钱鹏给他测过几次,都在140以上。

他想找机会问一下师医院的医生,这种情况是不是不太正常。

进入八月份,按理说,正是暑热难当的时候。

但是高原上的气温始终不高,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10度左右,到了晚上,气温又降到了0度左右。

徐长卿的棉衣棉裤一直没敢换下来。

驻训点的天气更怪,通常都是上午风和日丽,到了吃过午饭,开始起风,下午更是飞沙走石。

待得久了,都发现了规律,吃过午饭的时候,都会抬头看看驻训点北面的一座山,如果山头上聚集了厚厚的云层,下午必起大风,如果山顶没有云,下午的风就会小一些。

师里专门到叶尔羌县城,给各个营连租了钢管,买了成卷的麻袋片,在壕沟里架上钢管,把麻袋片拼接到一起,固定在钢架上,就在帐篷上面搭起成片的防沙棚,这样一来,壕沟里的风沙小了许多。

师里也专门和地方的通信商联系,安装了几个信号塔,虽然每天只有在发电机工作的时候才那么几个小时的信号,但是,这也足以解决了大家对外联系的困难。

进驻高原一个月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防化连的淋浴车里洗了第一次澡。

在雾气弥漫中,大家嘻嘻哈哈,洗去了一个月来的疲惫和征尘。

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

各个训练课目推进着,各型武器按计划进行了实弹检验。

慢慢的,大家发现,高原环境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影响太大了,时不时出现的故障也让谢乘风头疼不已。

这天许珂带着Y连外出训练,中午收队的时候却发现一辆观测车出了故障。

训练的时候,各种设备需要展开作业,但是把作业平台收回的时候,按了按钮却没一点反应。

操作手里里外外检查了半天,没找到故障点,着急的额头都冒了汗。

许珂也着急,对着操作手册,连续折腾了许久也没弄明白所以然。

眼看渐渐起风,云层也越来越厚,许珂只好让指导员单志清先带队回去,向谢乘风报告一下情况,看能不能找个修理工过来。

单志清走后不久,大风卷着雨滴飘落下来。

许珂翻遍了工具箱和设备箱,终于找到一块不大的塑料布,盖在设备上面,用石头压好,终于不用担心设备被雨水打湿。

忙活了一阵,就感觉身体被风雨吹透了。

许珂和驾驶员缩进驾驶室,发动车辆,吹着暖风吹了许久,才渐渐缓和过来。

谢乘风听了单志清的报告,就赶忙和修理连联系,一直没见回应,问了保障营值班室才知道,今天修理连全连外出开展强化训练,到现在也没回来呢。

徐长卿对谢乘风说,“营长,你别着急,我和朱胜杰联系一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谢乘风说,“朱胜杰他们是修理工程机械的,不知道能不能修得了咱们的设备,你先和他联系一下,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过了一会儿,徐长卿终于和朱胜杰联系上了,把大致情况和朱胜杰说了一下,朱胜杰说,“从你说的情况看,我初步判断是电路的故障,这样吧,我带个人过去瞧瞧。”

谢乘风对徐长卿说,“你带我的车过去,把朱胜杰接上,你们一起过去看看。”

然后又吩咐单志清,“你把训练点的坐标发到徐长卿的导航终端上,再多准备几件大衣和雨衣让徐长卿带上,还不知道许珂冻成啥样了呢。”

单志清和徐长卿分头下去准备了。

徐长卿用保温饭盒装了两份饭菜,在车上放好大衣和雨衣,赶忙带着车到工兵营接朱胜杰。

刚到工兵营驻训点的门口,就看到两个人穿着雨衣在路边张望。

徐长卿停车一看,果然朱胜杰。

朱胜杰和另外一个人脱掉雨衣钻进车里,徐长卿这才发现,另外这位竟然是一位一级军士长。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