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 > 第119章 下乡

第119章 下乡

“田地的收成如何呀?”

“前两年还是可以,但是今年年景不好,我们如今正在收成,米粒不够饱满,干瘪的多,原本这粗黄米就不出数,这一下子可能更少了。”

一说到今年的收成,赵松的脸色就变得难看。

今年可不是他自己家的田地收成不好,是全村人的收成都很差。

要是放在往年,每到收成的时候,各家各户的田地里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尤其是收成好的年份,所有的人脸上的笑容根本都压不住。

可是今年顺着田地往前走走到每块田里都是唉声叹气的。

“秋姑娘,我们到田里去看看?”张县令回身对秋之云说。

他们出门在外,秋之云并不想在凡人面前标榜自己修士的身份。

张县令的意思也是,要是碰到认得他们的也没办法,但是走到一些荒僻的村子并不认识他们,他们就隐藏一下身份也好。

于是就换了个称呼。

看到秋之云她们三个下马,就连后面车上的几个孩子也跟着乖乖的从车厢里爬了下来。

秋之云和两个师妹照顾小孩子照顾惯了。

看了看下个田地的情况,立刻过去帮几个孩子把衣袖和裤腿都向上挽了起来。

这才牵着几个孩子的手,走到村长家的那块田边。

村长赵松家也算是村子里面生活条件还好的一家人。

最早在刚刚有水塘村的时候,赵松家的先人们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下来。

住在这里时间长也有长的好处,赵松家的田地基本上都连在一起,自己一家人就有十亩的上等良田。

去年大儿子娶妻,赵松按照自己家里的老规矩,给大儿子分了家,分出去了三亩上等良田。

不过,这十亩田地还是由他们一大家子人一起耕种,如今也是一起在收成。

赵松的大儿媳也在一旁帮忙,她如今已经怀有身孕,肚子微微鼓了起来,但人却很瘦,眉间眼角都带点郁色。

她去年刚刚才嫁过来,娘家的条件也不错,嫁过来之后,就连公婆也都看着她娘家的份上比较爱重,她在婆家过的事事顺心,原本处处都是好事。

没想到偏偏是今年的年景不行,家家户户都歉收,但村长家田地的出产尤其的差。

甚至村子里面都有留言,说是娶了这个新儿媳妇八字不好,所以才妨害了他们村。

就连婆婆都对她有些不满。

新儿媳妇怀有身孕原本就是多思多虑的时候,最近情绪一直都不是太高。

幸好,她男人还是会照顾妻子的,也不让他干很重的活。

婆婆虽然嘴上说两句,这也没有在儿媳妇怀孕的时候搓磨她,还是给她分派了最轻松的工作。

赵松带着张县令他们下到了田里,跟他媳妇和儿子儿媳们说,这是县里的大人过来看看田地的收成。

赵家人立刻就紧张的不得了。

赵松媳妇赶忙叫自己儿媳,让她回家去冲一壶糖水来。

赵松的儿媳也赶紧起身走了。

周边有些田地的村民们,听到这边的动静也都过来看,在知道来的就是县太爷之后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吭声,也不敢乱动。

张县令还是很温和的跟赵松聊着田地里的情况。

秋之云蹲下身子查看粗黄米的稻苗,这个地方管这种粗黄米的苗就叫粗黄稻,这是一种旱稻。

秋之云发现这稻苗下面的泥土都已经干的有些裂缝了。

“幸亏我们这里靠河,还能自己浇一些水,在其他地方更惨了,今年豆子倒还好一些,这粗黄米算是不成了。”赵松在旁边念叨。

他们都是农民,田地和收成就是他们所有的心血,真的是比儿子都亲。

“你们平时都是如何灌溉呀?”秋之云问道。

“我们这里离合近,村里的后生们担水来灌溉就行了,要实在不成,村里不是还有几头耕牛吗?我们用牛车拉上水,家家户户给灌溉。”

“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干旱的这么厉害,村子里面有几口水井,都不怎么出水了。”

“要是多下两场雨就好了。”

赵松和几个站在旁边的老农,给秋之云介绍的情况。

“你们这里为什么不挖水渠,用水车抽水呢?”秋之云又问。

“什么车?”赵松没听明白。

秋之云心中大惊。

等等!

他们不会连水车都不会用吧?

秋之云觉得自己这一次决定要来下乡,这个选择真的是太正确了。

原来人间农业技术的水平竟然落后到这种程度了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